信息[xn xī]:有目的地标记在通统算机的输入上面的信(如电话号码的数字);音信消息。
:《三侠五义》:“听说智化求见,必是丈夫有了信息,连忙请进。”
白话释义:听到智化请求见面,肯定是丈夫有了音信,马上把他请进来。
例句:在如今的时代,想要传递信息,再简单不过了。
扩展资料
近义词:
1、新闻[xīn wén]:新近听来的事。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;宋时指有别于正式朝报的小报。
出处:元·杨梓·敬德不伏老·第三折:“新闻到没有,闻得高丽国差铁肋金牙下战书来,单奈尉迟出马。”
白话释义:小报倒是没有,只听说高丽国派遣铁肋金牙来下战书,单奈尉迟亲自出马。
例句:最近关于这件事的新闻特别的多。
2、音信[yīn xìn]:信息;书信;消息。
出处:三国演义·第二十五回:“徒死无益,不若且降曹公,却打听刘使君音信,如知何处,即往投之。”
白话释义:白白的死了没有任何用处,不如暂时向曹操投降,等到打听到刘使君的信息,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之后,去投靠他。
例句:他走后杳无音信。
信息,又称资讯,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2373336中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。但又远比他们简单,其实信息就是“物质和能量,及其自身‘信息’与其属性的标识、表现。
诺伯特·维纳对信息的著名定义:“信息就是信息,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。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,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。”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信息的重要地位,资讯与物质、能量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。
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术语,信息的定义却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观点,这是由它的极端复杂性决定的。信息的表现形式数不胜数:声音、图片、温度、体积、颜色……信息的分类也不计其数:电子信息、财经信息、天气信息、生物信息……要对信息作一个严密而又具有普适性的定义,就必须从本质上来把握信息。
信息的特征
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信息存在不同的定义,但是信息的一些基本性质还是得到了共识。
普遍性:只要有事物的地方,就必然的存在信息。信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广泛存在。
客观性:信息的客观现实的反映,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。如果人为地窜改信息,那么信息就会失去它的价值,甚至不能称之为“信息”了。
动态性:事务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,信息也必然的随之运动发展,其内容,形式,容量都会随时间而改变。
时效性:由于信息的动态性,那么一个固定的信息的使用价值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。
可识别性:人类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和科学仪器等方式来获取,整理,认知信息。这是人类利用信息的前提。
可传递性: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在人-人,人-物,物-物等之间传递。
可共享性:信息与物质,能量显著不同的是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“此消彼长”,同一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被多个主体共有,而且还能够无限的复制、传递。
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记得采纳为满意答案,谢谢!祝您生活愉快!
信息,指音讯息、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,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。人通过获得、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,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。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,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。1948年,数学家香农在题为“通讯的数学理论”的论文中指出:“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”。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是信息。
“信息”一词在英文、法文、德文、西班牙文中均是“information”,日文中为“情报”,我国台湾称之为“资讯”,我国古代用的是“消息”。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(R.V.Hartley)于1928年撰写的《信息传输》一文中。20世纪40年代,信息的奠基人香农(C.E.Shannon)给出了信息的明确定义,此后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,给出了不同的定义。具有代表意义的表述如下:
信息奠基人香农(Shannon)认为“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”,这一定义被人们看作是经典性定义并加以引用。
控制论创始人维纳(Norbert Wiener)认为“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,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,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”,它也被作为经典性定义加以引用。
经济管理学家认为“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”。
鸽子